4月23日上午,我校于九龙湖校区行政楼119会议室组织参加第四届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班暨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孙立涛副校长出席,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及化工、材料、能环、生医等重点院系党委书记、院长及实验室安全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教育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领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需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才能筑牢安全防线。为此,他提出三点工作建议:一是强化政治担当,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强化风险意识,全面把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风险性;三是强化问题导向,充分认清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长期性。
随后,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艾德生教授作《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要点解读》 专题报告,围绕夯实责任、管控风险和排查隐患三个方面,结合《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年)》的分析,对2025年度实验室安全工作要点进行了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任彭华松以《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为题,深入剖析当前高校危化品管理难点,并针对管理举措与风险防范措施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与江苏省教育厅代表分别以“五链融合,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和“制度固本强责任,协同施策筑安全”为主题,分享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
培训会后,孙立涛副校长主持召开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对学院安全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落实培训汇报,明晰责任体系,各学院党政联席会要专题汇报本次培训内容,全面梳理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聚焦准入管理,强化专业培训,要以“人员准入、项目准入、场所准入”为抓手,开展专业化、特色化实验室安全培训。三是强化安全检查,压实主体责任,学院主要负责人应带头参与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四是融入教学体系,创新宣教模式。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院课程体系,推进“以课代宣”。五是组建学生队伍,拓宽宣传渠道,各院系成立学生安全检查队伍,通过“以查代宣”提升安全意识。
本次培训会采用主会场与校内二级单位分会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相关单位其他负责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300余人在各自院系共同参加培训。会议为我校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压实责任链条、强化风险防控能力指明清晰方向,对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