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走进高校系列研讨会 (第1期)
发布人:夏思宇  发布时间:2016-11-24   动态浏览次数:2139


主题:信息互联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20161119日上午08:30-12:00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榴园宾馆 第一会议厅

  

时间

议程

08:30-08:45

开幕式

主旨演讲:孙长银(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08:45-09:30

:复杂网络牵制控制和牵制可观相关进展

报告人:虞文武(东南大学数学系)

09:30-10:15

:量子控制及其在微型环芯腔系统中的实验进展

报告人:张靖(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10:15-10:30

茶歇

10:30-11:15

:新能源供电的电动车能量管理与绿色通信的随机优化

报告人:杨博(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11:15-12:00

新一代电网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初探

报告人:杨秦敏(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持人:曹向辉(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特邀报告一 

题目:量子控制及其在微型环芯腔系统中的实验进展

摘要报告的第一部分围绕我们在量子反馈方面取得的进展展开。量子反馈是量子控制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近期国际上多个研究组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验上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量子反馈方面,我们之前的工作提出了量子反馈非线性化的方法,基本思想是通过在量子反馈回路中引入非线性和放大环节,可有效调制量子系统的非线性,并进一步在量子系统中产生超强非线性动态。近期我们发现,采用这一思想,可以打破系统的时空反演对称性(PT对称性),从而可应用于微位移探测,以及设计微陀螺仪,声子二极管等微纳器件。相关成果长文发表于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以及物理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报告的第二部分,汇报我们在近期的实验中实现的一种新的微纳光子学领域的弱光扩频方案。实验研究表明,利用光机械效应,可以实现混沌这一典型的强非线性效应从强光向弱光的传输,并在实验上首次观测到了光机械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现象,这部分工作长文(Article)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并被Nature Photonics选为20166月刊的封面论文,这一工作可进一步应用于量子扩频通信与微纳传感等领域。报告的最后简单介绍微基于型环芯腔的微纳传感器的最新进展,涉及微纳粒子传感,微位移传感,声波传感,电磁信号传感,以及基于可降解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等,最后简单介绍微型环芯腔的微纳传感器的小型化与集成,这一方向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报告人简介张靖,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7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2001月推荐到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博士学位,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春文教授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谈自忠教授的共同指导下从事量子控制的研究,20067月获得博士学位。20067月至20085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后。2008 月博士后出站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至今。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 量子控制理论;(2) 硅基微纳光子学实验。张靖作为第一作者于2011年获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世界大会青年作者奖(Young Author Award),该会议是国际自动控制领域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会议,该奖项每三年评给一篇论文。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基础学科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21计划)。







特邀报告二 

题目:复杂网络牵制控制和牵制可观相关进展

摘要我们首先介绍复杂网络牵制控制和牵制可观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进展。接着,我们基于网络连接权增益、矩阵分解和度结点信息给出牵制策略。最后,我们给出牵制控制一个结点的详细解析方法并引入今后的一些相关工作。

报告人简介虞文武,1982年生,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东南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杂系统与网络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杂系统协同控制实验室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东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4-2016三次入选 Thomson Reuters全球高引科学家;主要从事复杂网络系统协同分析、控制与优化等相关研究,合编书和专著各1部,发表SCI文章90余篇,引用7000余次,SCI H指数3525ESI高被引论文(学科前1%);主持参与基金项目10多项。曾获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数学成就奖、Scopus“青年科学之星信息科学领域金奖、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机构论文奖6篇等。






特邀报告三

题目:新能源供电的电动车能量管理与绿色通信的随机优化

摘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输出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通常与储能以及传统能源协同,为多种负载供电。报告从需求侧出发,以路上电动车充电调度、下一代异构蜂窝网络节能优化作为两个典型负载,介绍如何利用用户对电力需要的时空多样性,设计在线需求响应算法,保证用电需求并降低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刻画储能设备容量与算法性能的定量关系。

报告人简介杨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2007~2010年曾先后访问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2010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201412月至今未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包括下一代无线网络组网技术、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等。已在IEEE {JSAC, T. Cybern., TPDS, TSP, JSTSP, TVT}等期刊以及国内外会议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近三年承担或参与2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经信委产学研重大项目等。现为IEEE Senior Member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nt J Computer Networks等期刊编委。






  

                                                                              特邀报告四

题目:新一代电网系统中的控制问题初探

摘要:当前的电网很难满足未来对电网在经济性,安全性,环保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新的需求,迫切地需要升级现有电网,智能电网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为了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和健壮性,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升级现有的运行与控制方案。本报告通过控制和优化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尝试提出了一些新方法用于解决新能源发电与接入,负荷管理,储能调控等问题,希望能对未来电网的运行模式提供一些新的工具。

报告人简介杨秦敏,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美国密苏里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美国Caterpillar公司和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新能源与微电网,智能控制技术,信息物理系统等等。现为中国自动化协会ADPRL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ASMEAPNNS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