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校长的提议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和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院长分两批赴西南、华北、西北考察。每批7天,共考察了7所高等院校(附件二)。
出发前,按照罗校长的指示,向对方发出了详细的调研提纲(附件一),各访问学校都做了一些准备。每到一个学校,在听取接待单位的介绍、座谈后,参观了实验室主要是基础教学实验室。
一、各校的基本经验
1.西南师范大学
近年来,西南师大非常重视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加大了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并规范了建设项目的管理,收效显著。
由于实验室建设前几年欠债较多,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超过2000万元经费(包括各学院投入的经费近3000万元),这些经费只用于购买实验仪器设备,不包括实验室维持费、改造装修费用和实验台凳家具等,使实验室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并表示保证到2006前不会减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
全校实验技术队伍110多人,主要从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实验准备,实验教学和实验室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教师承担。实验室实行院级管理,各学院基本都设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和调配,这样使人力和物质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改进了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了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提出了实验教学重于理论教学的口号。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合法性,学校组织专家对学校的教学实验室进行评审分类,分为(分为3类):正式实验室(完全合格的)、筹建实验室(需要整改的实验室)、在建实验室(没有基础的实验室)。学校重点投入正式实验室,扶持筹建实验室,在建实验室由各单位自建;在经费的使用上,正式实验室各学院在学校投入是基础上必须配套10%的经费,筹建实验室所在学院必须配套经费30%,在建实验室学校不投入经费,当它经评估升级到筹建实验室后再投入经费。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的验收,验收不合格者或造成设备闲置的,给予惩罚,整改,下次不再投资或减少投资,建设好的给予奖励,这样保证了投资效益,避免盲目争钱或设备闲置。
基础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并聘请高年级学生担任管理员以解决人员不足。
对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各学院提出项目申请,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答辩初评,初评通过后由申报单位提出建设任务书(包括设备清单和实验教学材料),主管部门再组织专家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和设备情况教学评审后,才允许立项并下达经费,购置教学实验设备,并在一定期限后教学项目验收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分别进行处理。
该校实验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如化学实验分为基础实验、测试实验和制备实验三个层次,打破了传统的有机、无机和高分子分类的界限,且70%的化学实验采用微量实验(采用微量实验装置和微量化学药品),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省了实验消耗。实验室开放时间较长,收益学生多,请一些高年纪学生以勤工俭学形式参与实验室开放管理。
该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实验室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对教师也有制约,制定了实验教学工作条例,并十分突出实验教学的地位。如实验课考试不及格,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英语口试不合格,不能参加笔试。学校原则上不认定重复实验室(不重复建设实验室),对分布在各学院的交*课实验室、公共课实验室,学校有权统筹分配,各学院内部使用的实验室,由学院统筹。(由于该校分配属于校院两级管理,在运行费、报酬等方面处理会存在一定困难,但公共课的课酬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评估办负责人介绍了该校评估工作的准备和自评情况。在强有力的各级自评领导班子强有力的领导下和专家工作组认真负责的工作下,在全校营造出迎评工作的的氛围。学校逐级对评估指标进行细化并逐级落实到人,完成指标有时间限制,到时进行检查,并分期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自评,并在去年三个学院通过了自评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评估八个学院。
该校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评估指标体系的落实。如各教学环节采取必要的监控体系、实验室强调实验室利用率、实验教学强调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师采取末尾淘汰制等。
2.电子科技大学
本次考察参加接待的是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
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是该校负责实验教学及国有资产管理的行政机构。负责全校国有资产集中管理,即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权属界定、评估登记与监督,技术安全与环保,实验室综合管理,四川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国家级、部级实验室归科技处)等。其中包括仪器设备采购、入库、建帐、报废以及公有用房的调配、使用、管理与改革。下设设备科和综合管理科。 “实验教学”原由设备处管理,目前正在改为教务处管理。
教务处除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外,还负责全校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评估与改革等工作。
该校最大的特点是多数专业之间的基础共性大(电子信息技术类),所以可开的独立实验课多,实验室利用率很高。另一个特点是,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在该校建立了一流的联合实验室,例如IBM、INTER、MOTOROLA等。因此,实验设备技术很先进,档次高。
该校的设备采购有自主招标权,设备经费利用率高;设备报废也由设备处以拍卖的方式处理,能有效地回收部分资金。该校设备采购分别由教务处和研究所院下达计划,单件和批量在3万元以上的使用单位提出设备申购、设备处核价、网上公布、招标,全程由审计部门监督。
在项目建设中,由教务处审核各部门的项目申报计划并跟踪实验项目建设全过程、组织专家会同各学院、设备处验收。对不安计划进行的原则上终止项目收回经费。
该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房产等各项办学条件的管理都在网上运行,其实验室利用率极高,由于其单科性,面向全校开放困难较大但仍努力进行,如电子电工实验室面向全校全时开放,其实验分为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年人时数在1万以上。
根据学校特点,要求全校新生入校后都进行独立开课的技能实验和电器安装(收音机)实验,以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该校实验教学占总学分(除思想政治课外约150学分)的10%,大学课程实行3+1(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1),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行6+3体制。教学计划中设有创新学分(4学分),并开设了跨专业的选修实验。
该校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如毕业设计实行1人1题,1名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名学生;对来自社会上的选题实行审题制度;第3~4周进行初期检查开题情况(抽查15%);10周左右检查进展情况,以解决学生的进度与工作量;在答辩前3~4天进行全校示范性答辩,答辩对象在全校抽取,以掌握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毕业设计考核评定正进行改革,主要突出论文选题、论文质量与写作水平,这是水平评估的重点。
该校另一特点是对公房(含实验用房)进行了很大力度的管理改革,实行(按公式)统一分配、超标交费的原则取得了实效,解决了用房紧张和占房不用的问题。
该校的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全校的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支持、网络教育学院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摄录像等工作。该校多媒体教室70余间,正计划建设一部分,但管理人员只有3个正式职工和7个临时工,主要负责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使用培训,而卫生、安全归后勤部门管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之前,到固定地点领取钥匙,这样既节约了管理人力,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另外,为了提高多媒体教室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多媒体课件”实行准入制,聘请专家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利用多媒体教室,有效地遏制了“多媒体课件”的粗制滥造,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室的优越性。教育技术中心技术部编制6人,主要负责多媒体教学网站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管理、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建设、以及远程教育技术支持等工作,精兵强干,使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网上资源丰富多彩。
3.西南交通大学
本次考察接待的是该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我们到访之际,正值该校迎接教育部专家组对力学基地进行考评,可见他们实验室是国内一流水平。
全校拥有68个实验室和300多人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该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以定编、定岗和工作量为指挥棒。采用“学院编制和经费包干”的方法。学院的教师缺编,教师多上课,多拿钱;学院的教师超编,教师上课少,少拿钱,工作量化考核由学院进行,学校进行宏观控制和综合指标考核。这样做能调动学院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超工作量的单位,避免有些单位争着进教师、而不管是否有教学任务的现象。其实验教学任务按工作量会同理论教学任务下达到各学院并实行总量包干。独立开课的实验由实验室承担,不能独立开课的可以同理论教学剥离(学时和学分剥离)。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参加实验教学,所有实验室主任都由教师承担。
学校的工作量分为4类: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验工作量和学生工作工作量。实验教学放到教学工作中去,用生时数和台件数计算工作量并进行进行考核。
实验室建设以实验教学为龙头。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要求提出项目建设计划(包括教学计划、队伍计划、教改计划),学校下达常规教学设备预算,教学基地建设列为专项预算以保证建设的需要。
实验教学实行分层教学,课堂教学实行分级教学模式。例如一门课程分成不同的层次(低、中、高),每一层次又分成不同的级别(基本级与提高级),各层级设定不同的学分,这样便于学生选课,也便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实行人性化教学。
对验证性实验该校认为,除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外,可要求学生如何验证理论即只给出结果而验证方法由学生自己提出。
该校工业设计教学属于实践环节不属于实验教学。
4.西南农业大学
该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请,以校、院(部)两级管理的教学实验室为单位。教务处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评审、管理和验收等工作。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申请每年集中受理一次。
实验室建设项目一经批准,各院(部)按实际批准经费拟定设备购置计划及投资效益目标,并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方能正式生效。经学校批准后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更改,以确保计划的严肃性。如确需变动的,院(部)必需书面说明变动理由,由教务处审核后送交主管校长批准。
5.中北大学
该校在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方面具有如下的特点及特色:
1)人才培养计划
(1)各类专业按“3+1”模式。即:按专业大类组织教学,同一大类专业,前三年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群)”和“技术基础课程(课群)”基本一致,后一年按专业模块或专业方向组织教学;
(2)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所有学科(专业)均可互相辅修,不同学科(专业)开设双学位专业,学生在修完规定的课程后,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或第二学位专业的学位证书,以培养具有工科的知识和技能,又具备经济管理或法学、外语学科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国防生“3+1+(1)”模式。对今后愿意到部队工作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申请,并得到部队批准后,进入“国防生3+1+(1)”模式,即在原专业、原班级学习的同时,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技术,用4年时间完成5年的学业;在校期间享受国防生的经济补贴,毕业后到部队工作,享受军事院校本科生待遇。
2)在实验教学内容、形式的改革上有几种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1)利用立项形式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大力鼓励教师开发设计性、综合性等实验;
(2)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开放实验室。在实验室的开放中采取的措施有:
① 针对实验室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提供大量的实验项目目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② 通过给做开放实验的学生增加学分等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在计划时间外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③ 鼓励学生带着自己开发的实验或课题进入实验室;
④ 促使实验室开出一批实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实验兴趣,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作用。
3)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采用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强化过程监控,坚持教学质量监控的全程性和全员性原则,过程监控和终端监控相结合,质量监控和教学指导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行政系统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两条线并行,校系两极管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结果和教学课时酬金挂钩。
4)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实行项目管理,首先由教务处提出当年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确保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上新台阶,70%左右的建设经费用于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有侧重的建设专业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填报实验室建设申请书并准备答辩材料,答辩中要阐述本实验室的定位、特色、服务面向,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方案、经费等;本实验室现有设备的利用情况;所购买的主要设备对教学的支持情况等;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根据答辩情况结合专家的评议给予经费拨付,并建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6.西安工业学院
该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教学管理特色有:
1)本科实行“3+3+2”培养模式。第一个“3”指学生在校1-3学期,为“公共基础教育” 阶段,主要体现“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突出外语、计算机能力、数理基础、人文基础和综合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上,突出训练工程化;第二个“3”指学生在校4-6学期,为“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体现“深厚的专业基础”;第三个“2”指学生在校7-8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主要体现“娴熟的动手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基础”。在第七学期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
2)实验教学方面。在实验教学中学校提出:实验综合化,训练工程化的口号,对整个实验体系进行调整,从教学计划开始,将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要求体现在实验教学大纲中,尽早落实,按专业需求,提出开设“独立实验课”,一个院系可将课后实验依据学科整合后单独开设,在强学科中推行实验综合化,取消演示性实验,改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演示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规定每学年实验课40个学分,在正常实验学分外,还要求综合素质学分7个,其中6个基本技能学分。
3)课程建设方面。推行课程群建设,即将专业课中同类的课程划为同一个课群,并设制课群首席教师负责制,要求每个课群建设几门精品课程,通过课群建设来完成课程的建设任务。
4)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建立教学督导组,督导组由十几位专家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在岗教师,大部分是新退休的教师。
7.西安科技大学
该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教学管理特色: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21世纪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按人文社科院、自然科学基础、体育、外国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基础以及专业方向等八个知识点,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知识体系;
2)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3)通过每学年设置6周集中教学时间,将实践环节完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课堂教学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突出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
4)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5)注重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继续实行课外附加学分制。
6)专业设计、综合性实验被安排在集中实践训练周中进行,体现其系统性和连续性。
7)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采取了PDCA闭合循环质量监控体系。P---目标、D---执行、C---检查、A---评价、反馈、结论。
二、基本体会
1.实验室管理体制
各校实验室和实验人员归口二级学院管理,并由学院设立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人、财、物,充分共享教学资源,这种管理模式可实行学科交*和资源共享,避免人浮于事和相互推诿、扯皮,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校都在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的通过教育部验收,有的正在建设;都有开放实验室,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
2.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各校对实验室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管理,以保证投资效率的提高。根据各学院教学需要由实验室提出立项申请,填写立项书,项目负责人进行立项答辩,专家评审,并对立项后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完成后的验收;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或公开招标(大部分学校都有招标自主权,设备采购满意率较高);各校都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实验教学基地,其建设经费单列;各校非常重视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评估(依据项目申报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
实验室主任涉及实验室建设规划、布局、管理以及实践教学管理等重大事宜,一个实验室建设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等同实验室主任关系密切。因此应选拔水平高、能力强的博士、教授等高级人才来担任,并给予适当的权力合待遇。
注重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此次参观,大家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就是这些学校的实验室具有浓厚的人文文化气息,具有与本学科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及体现精神文明的人文环境。一进实验室大楼,墙壁上贴着实验室介绍(包括基本情况、人员、开设的实验课程、承担的科研项目、取得的成果等),使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情况一目了然。实验室内墙壁了除了实验室规章制度外,还张贴着一些实验原理等图片,使人一走进实验室就感觉到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各校都由教务处统一管理,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考核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益。各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把实验和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并制定了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有力地保证了实验和实践教学,如课时比例一般理论教学占60~70%,实验教学占30~40%;实验教学大部分由教师承担,部分由获得教学资格的实验教师承担(采用准入制),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深化教学督导的内涵,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作用;
4.实验技术人员管理
重视实验人员的培训和深造,不断提高实验人员自身素质,是几所高校共同的做法。制定实验人员的考评和聘任制度,从制度和管理上激励和鞭策实验人员。鼓励实验人员参加教研和科研活动,并在实验人员范围内独立进行评比,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实验人员的积极性。西南师范大学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安排理论课教师上实验课,实验教师上理论课。交*教学锻炼了实验教师,加强了实验课的技术指导。几所高校在实验室人员编制上有共同点,即设实验教师和实验室日常管理人员,既保证了实验教学,又加班强了实验室管理。
5.实验室开放
带着评估指标中有关实践教学的几个问题,我们注意到几所高校在实验室开放、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方面的做法。几所高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进行实验室开放,专业实验室的开放主要面对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即,开放主要面对学生人数较多、时间较长和难度较大的实验。在人员安排上,采用教师轮班、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替班的方法,保证实验室每天开放12~14小时。开放时,实验教师设置了多项实验课题,学生有较多选择。学生也可自带实验课题,由教师提供理论知识和技术支持。综合性实验涉及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不同课程的知识,设计性实验由教师提出目的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了科研,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6.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7所学校中有4所学校都安排在2006年左右进行,都在按照招标体系进行工作,由于其管理规范并形成惯例、各项指标基本到位。其中西南师范大学迎评准备工作做得最好。但由于近几年扩招,生师比较高,在一些硬件指标上(生均指标)存在困难,各校都在加大投入以解决不足,争取达到优秀通过。
三、建议
通过本次考察,结合我校的情况,建议如下:
1.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最好实行“淡化编制,强调工作量的落实”,进一步实现学分制管理。这是西南交大等学校的成功经验。
2.严格执行实验室院校“校、院二级管理”机制,各学院统一管理教学实验室和实验技术人员,并同实验室整合、调整结合起来,跨学院的实验教学由教务处统筹。
3.采取各种措施培训实验技术人员,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4.进一步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务处作为建设者负责实验教学全环节及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作为管理者负责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教务处审批后的)设备采购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双方共同实施实验室评估、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各学院作为使用者负责实施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各环节)。
5.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给予同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验教学一定要有教师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参加,有条件的实验技术人员可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室人员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准备。实验室主任应选拔水平高、能力强的博士、教授等高级人才来担任,并给予适当的权力和待遇。
在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方面要尽快出台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大纲、计划、指导书、学生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等有关方面的文件,来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每个实验室都必须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设计实验,教师审查指导,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
6.为了保证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通过,各级领导、教师和学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投入:
(1)对院系领导、教师进行现代实验教学管理观念宣传,打破其阻碍现代管理观念的传统的思维定式;
(2)尽量淡化理论、实验教师工作及待遇界限,鼓励理论教师走进实验室积极承担实验课,保障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保障学科梯队、课程群的完善建立;
(3)我们意见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实验室开放基金,还可以建立实验内容改革为主的专项基金,鼓励教师进行实验内容的开发、整合、更新和创新,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整合出独立实验课程,同时用计算工作量的方式奖励这些教师;
(4)开设实验选修课,提供更多的实验项目以促进实验室的开放;
(5)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过程,完善实验教学规章制度;
(6)对新办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要高度重视。
7.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每5年一次,可以成立常设的评估机构。坚持结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达到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找差距进行整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要在建设和管理上下功夫。这方面西南师大做得非常扎实,值得学习。
多校区的资源利用要平衡。
今年对教育部的报表刚好是2007年的前3年(是基础信息),一定要根据2007年的目标进行调整和准确申报。
附件一:考察学习提纲
1、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如何理顺学科建设、院系管理与实验室体系的关系
实验室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如何体现投资效益
教学课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过程控制
实验室评估方案及检查实施方法
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
实验室设备配置、仪器设备采购及投入产出评价
2、关于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如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环节的管理和监控过程及方法
如何界定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及其实施环节控制与考核
化学实验室微星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实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的具体内容
3、关于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技术人员聘任方案、量化方案与考核方法
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
4、如果理解并实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关的指标体系定义与内涵
5、其他
尽可能提供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文件与资料
参观实验室
附件二、被考察学校的基本信息
1、西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位于重庆北碚区,是国家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的文、理、工、管、艺、体相结合的重点师范大学,是面向全国培养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1950年10月,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其前身为1906年的川东师范学堂)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校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500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藏书140余万册,拥有80余万册中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声像资料等。
学校现有63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大门类,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与权,有7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2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有各类在学学生60000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
本次考察对口接待的是教务处(和评估办)。该处的基本职能是: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一面抓教学思想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一面抓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和教务行政管理。下设:处办公室、教务与信息管理科、实验实践教学科、教研与质量管理科、教材办公室、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
实验实践教学科负责(1)实践教学部分: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实习工作、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学生科技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及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配合校团委做好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的组织工作;协助校团委做好 假期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的组织实施。;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校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的日常管理;本科学生“三字一话”的训练和测试工作。(2)实验教学部分: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有关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教学的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验室建设所需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和审定工作;组织实施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组织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各种实验教学文件的审定评审工作;实验技术人员管理、考核、进修培训及职称评审等工作;实验室基本数据地统计及上报工作。
2、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按照周恩来总理的部署,由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而创建,为我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并在1960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它下设13个学院,以电子为主,基本是单科性大学。它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该校在校本科生14000以上,研究所近8000人。
该校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学校。随着学校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腾软件学院、中山学院,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一个投资近20亿元占地3000亩,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数字化绿色新校园建设方案也已得到批准。
该校致力于电子信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行主辅修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行“优秀主讲教师教学鉴定”和“专业基础课首席教授”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学校不断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学术氛围和科学技术研究日趋深入,形成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始终保持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从材料元器件到整机系统,从软件到硬件的整体综合优势。“七五”以来,学校科研经费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不断递增,2003年达到2亿元。近年来,学校鉴定科技成果近千项,其中8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成果奖25项,国内外专利100余项,部省级成果奖近400项,发表论文专著万余篇(部)。
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倡导“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校园风貌焕然一新,并形成了“把学校建成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到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新办学思路;树立了将电子科技大学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在2016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2036年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3、西南交通大学是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医、农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的大学,并于2001年通过教育部“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2000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2年在成都又扩建新校区,占地3000余亩,形成了成都、峨眉两地三处办学的格局。
学校拥有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交通运输、环境科学与工程、外国语、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药学、旅游、软件、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外事18个学院和应用力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载运工具信息工程3个系;61个本科专业;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教师1800余人,教授和副教授近10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另外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9人为该校兼职教授。全校各类学生50000余人,其中在校研究生5600余人。图书馆的藏书逾150万册。
西南交通大学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6个研究所和17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建有我国交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牵引动力重点实验室和1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66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并设有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国家CAD网成都培训中心。年科研经费逾亿元。
全校拥有68个实验室和300多人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2000年学校研制成功世界首台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试验车,并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学校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委托管理;负责实验教学和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受国有资产及后勤管理办公室委托,负责犀浦和九里校区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用房的规划、调配和日常管理;负责学校各类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家具的计划、采购与管理;归口负责学校修购资金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负责购置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教务处除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外,还负责全校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评估与改革等工作。
4、西南农业大学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学校现分设主校区、荣昌校区、研究院。主校区与荣昌校区相距150多公里,与研究院相距10多公里,都有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6200余亩,校舍面积47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4.3亿元,图书馆藏书104万册。共有教职工365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196人,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21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称700多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共22100余人,其中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0余人,普通本、专科生15000余人,成教各类学生650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学校现有15个学院:农学及生命科学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环境学院、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基础科技学院、水产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涵盖农、理、医、工、文、经、管等七大学科门类,5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博士点、31个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为主,包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干部教育等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现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全国重点学科、12个部省级重点学科,部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11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35个研究室。办有《西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南方果树》等7个刊物;拥有3个教学科研农场,办有的饲料总厂、茶厂、药厂等科技产业。学校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0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近500项,将250余项成果推广到全国390个县,获经济效益120余亿元。学校目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2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5、中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等七大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6个,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8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多个。有专任教师15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74人。有3名工程院院士在学校兼职工作。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0642人,其中本科24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0多人,专科生5000多人。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42个本科专业,兼顾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经过60多年的积淀,中北大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基础。教学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健全,基础教学组织完善,开发了网上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现代化;建立了以“全程性、全员性、过程监控与终端监控相结合、质量监控与教学指导相结合、质量监控双向性与信息交流多渠道”为主要特点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了从单门课程到课群建设、进而整合课程、优化体系的建设思路。在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设有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对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通过开设实验选修课,开设更多的实验项目等方法来促进实验室的开放;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对本科生实行学分制管理。
6、西安工业学院是地方院校,建于1955年,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专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199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将在2006年进行水平评估。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6万6千余人,其中研究生600多人。有36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5大学科门类,有17个硕士点。有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7、西安科技大学现有7个学院和11个直属系部;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学科29个;本科专业35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部)重点学科,3个省(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名牌专业。现有在校各类学生1700余人。
该校一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学理念,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初步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十分注重教学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完善了教学文件及管理办法,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基础扎实,适应性强,作风朴实,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基础厚实,管理严格,注重实践,强调素质”的办学风格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