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软件设计类课程积极推进项目制教学

     中心目前项目制方式主要用于软件设计类课程,如《C++程序设计》、《C#模式设计》、《Java语言》等。实践类课程推进项目制教学是目前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以自动化专业大一的《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采用了与国外知名工科院校(如麻省理工学院等)接轨的项目制教学模式。鉴于C++课程对自动化专业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该课程包括完整的一个学年的教学:第一个长学期完成经典的C语言教学(面向过程),第二个长学期完成面向对象和数据结构部分的教学,第三个短学期(4周)则是结合专业方向的综合课程设计。目前课程组的项目制教学采用了以下做法:

(1)引入了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两种同时使用的项目方式。
      其中个人项目是要求较高的有一定工程应用背景的上机题,也是第一长学期的主要项目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单独完成,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个人编程能力和调试能力;团队项目是第二长学期和短学期课程设计的主要项目方式,是需要3-4人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目的是锻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较大项目的能力。

(2)改革课程成绩评定方式。采用了该类课程国外知名高校通用的方式,完全以平时成绩为主,而且成绩实时公布。如第一个长学期有10个个人项目,5分/个,共占50分,一个团队项目20分,期末考试只占30分;第二个长学期有5个个人项目,6分/个,共30分,2个团队项目共40分,期末考试依然只占30分。

(3)规范化项目实施过程和文档要求。这是项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项目文档写作水平,以及规范化程序代码。每个个人项目都要求学生按规范要求编写程序代码;对团队项目,还必须作项目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写项目需求说明和详细设计说明等技术文档。

(4)项目出题多样化。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队项目,学生可从多个不同难度和主题的项目中选题,既照顾了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也便于因材施教。

(5)建立了适用于自动化类专业学生使用的项目库。项目库中的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题目是课程组老师和实践教育中心老师精心选题和多年积累的成果,每个项目都有难度等级设定,题目类型从与专业无关到与专业方向结合都已覆盖。专业无关的项目包括游戏类题目如24点计算,五子连珠等;专业方向结合的题目主要用于短学期课程设计,如条形码图像处理、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甚至提供硬件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和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不要求学生设计硬件,只要求使用硬件即可)等。

(6)引入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编程竞赛。获奖面达30%,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物质奖励,还可以获得最多5分的课程加分奖励。

     该课程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了以往以掌握语法和应付考试为主要目标,上机只为验证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经过近3年的实践,该课程取得了极好的实践效果。目前自动化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普遍可以完成类似于zip压缩软件设计、五子连珠游戏、汉字输入法设计这一难度级别的软件设计;而短学期课程设计的学生普遍可以完成条形码图像处理这样与专业方向结合的程序,而且完成质量很高。这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

     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很强,都能很好地完成课题。同时,由于课程设计项目与专业相关,使得学生有机会提前了解自动化这个专业,客观上使了解和喜欢本专业的人增加了。2011级学生甚至出现了转其它专业成功而最终愿意留在本专业的情况。

     目前已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老师主导的《C++程序设计》课程已经在东大全校电类专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目前东南大学《C++程序设计》课程教指委已决定将自动化学院的课程改革方法逐步推广到全校。

 

      注重实践类课程建设与学科竞赛的密切结合

      例如,为了改进《测量与控制电路设计》、《实时系统与控制》课程的授课效果,中心将该两门课程的实验建设与机器人和智能车竞赛结合起来。为此开设了《嵌入式微控制器与智能车制作》和《机器人足球与人工智能》两门配套的研讨课程。学生通过一揽子选修这些课程,可以很好地了解竞赛内容,接受与竞赛相关的教育,并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则不仅通过好的应用背景提高了授课效果,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选择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后续的竞赛人才培养。这种将课程建设与各种软件类竞赛结合起来的方式,成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近几年在各类国内国际机器人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并该项竞赛成为东南大学的一大品牌。

      积极推进校企课程共建

      为发挥企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中心在工程实践类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企业专家,达到“改造”课程使之能够到达高水平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例如2010年开设的校企共建课程《工程设计导论》中,大量的授课内容都是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教授级高工承担,如南瑞集团吴福保博士、赖业宁博士、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宋国民博士、甲骨文(oracle)公司产品总监刘安峰,江苏省金石机械集团总工程师秦志坚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结合生产实际来进一步讲解书本上的技术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积极引进国外高校实践类师资

     近年来,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国内985层次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掌握的理论总体上并不逊色于国外知名高校,但我们的学生与国外知名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近年来自动化学院一直致力于引进外籍教师参与中心的实践教学工作。2010年起自动化学院聘请了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终身教授(Saint Mary's University)Hai Wang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每年来东大为自动化学院的本科生讲授《网络信息编程》全英文课程。该课程全面引入了国外的研讨课教学形式,包括Team work,Project等,获得了学生的极高评价。2013年初邀请了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John Fang及其整个课程团队来东南大学讲授FPGA课程。John Fang是RMIT的高级讲师,生物电子学实验室主任,在RMIT多年从事计算机体系和结构,嵌入式系统(VHDL)以及四年级的工业设计课的教学任务。John Fang老师为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讲授的课程是《Computer 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全英文),64学时。课程通过课堂教学(lecture) 结合实验(lab)方式授课。实验课是设计一个基于FPGA的8位CISC微处理器以及基本指令系统。该课程的特色是不仅引进了主讲教师(John Fang),同时还引进了实验课程和相应的实验教师,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原汁原味”的国外先进的工程化教育理念与方法,也获得了学生的极好反响。

      积极鼓励课外研学

      中心不仅满足了一般实验教学任务的要求,还采取各类措施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课外研学。从2003级本科生起,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将课外2学分加入了学生的必修学分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或者课外研学活动取得课外研学学分,其中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活动是学生取得学分的主要途径。为支持学生课外研学活动,中心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基地。通过在中心和基地完成课外研学项目,以及通过申请、立项、实施、结题等一系列环节的锻炼,学生自己寻找研究课题,拟定申请报告、确定实施计划、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直至最后的结题答辩,同学们体会到了科研项目进行的全部过程,同时也检阅了他们综合利用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这几年通过SRTP项目,大大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中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因材施教

      在课程实验建设过程中,中心一直强调“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特别是要求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先进设备引入实验教学;对许多课程设计了“必做”、“选做”以及“提高”多个层次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有更多选择余地,便于实施因材施教。